社会共治,消除肝炎
今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
炎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全民行动的号角。
肝脏是人体的“生命工厂”肩负着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功能,一旦它发炎,我们的身体就会亮起红灯。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肝炎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
一、病毒性肝炎
1、甲肝、戊肝:甲肝、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2、乙肝、丙肝、丁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二、非病毒性肝炎
1、药物性肝炎: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2、酒精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或短期内酗酒所致。
3、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和损害自身组织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
4、血吸虫肝炎:指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后,在机体中寄生,诱发门静脉系统的系列免疫反应,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肝脏炎症性病变。
5、遗传代谢性疾病:指由于遗传因素导致机体代谢过程中某些酶或蛋白质功能缺陷,从而引起的肝脏疾病。
6、缺血缺氧肝炎:又称缺血性肝损伤,是由于氧供减少引起的肝细胞功能障碍和坏死。
预防肝炎我们能做什么?
1、主动了解:学习肝炎传播途径(血液、母婴、性、不安全注射等)和预防知识。
2、积极预防: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如乙肝疫苗),注重个人卫生,避免高危行为。
3、主动筛查: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尤其建议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4、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避免甲肝、戊肝感染。
在2025年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让我们积极传播肝炎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知水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参与到“社会共治,消除肝炎”的行动中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受到肝炎的困扰,共同守护肝脏健康,拥抱美好的未来。